当前位置:随笔吧教师随笔内容页

幼儿中班观察日记随笔(精选5篇)

2023-07-27 22:30:02 教师 访问手机版

幼儿中班观察日记随笔 篇一

如果不能保证陪伴的时间,不如保证陪伴的品质。而且即度我们想陪孩子,孩子也不一定总有时间让我们陪。所谓提高陪伴品质,就是“陪孩子做孩子想做的事,给予孩子合适的共情”。陪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就是跟随孩子。他玩玩具,你就跟他一起玩;他看书,你就陪他一块儿看;他疯跑,你就和他一样疯跑。总之,他玩什么你玩什么,不会玩就向孩子学,不懂就向孩子问,放下父母的架子。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有时候确实是从跟随孩子开始的,但玩着玩着就变成控制孩子、指导孩子了,最终可能不欢而散。这是万万要不得的。跟随的过程其实是父母“放下控制,放空自己,摘下面具,真正做回孩子”的过程,也是“回归此时此刻,享受当下,回归本心,享受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我称之为与孩子“作伴儿”。如果家长真能与孩子“作伴儿”,玩到一起,便会更容易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也会更乐意和我们分享他的世界。当我们理解了孩子的悲喜与感受时,自然就很容易接纳他的情绪,不会看到孩子哭就觉得小题大作;不会看到孩子害怕就假装鼓励,实则埋怨;也不会看到孩子生气就发更大的脾气把孩子“压下去”。当孩子看到自己所有的情绪都被接纳后,他知道自己是重要的,是被看见的,是被关注的,自然学会了接纳自己,接纳他人,进而学会了爱自己,爱父母,爱别人。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不自信呢?也正是因为孩子知道父母在情绪和感情上可以完全接纳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所以父母提出的要求,孩子也都会欣然接受,哪里还会有不听话的孩子呢?

很多书上都说0-3岁的陪伴特别重要,我不否认,但在我看来,幼儿期开始真正意义的陪伴也不算晚。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父母改变了,孩子的变化会是惊人的。其实我们只要让孩子知道,即使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或十五分钟,我们也是完全和他们在一起的,我们是完全属于他们的,这就够了。

幼儿中班观察日记随笔 篇二

经验体验:魔法扣游戏

此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体验等待的心情。游戏简单又有趣:老师扮演巫婆给小朋友们施了魔法,小朋友们都被冻住了,保持一个姿势不能动,等待同伴找到魔法扣、并打开魔法扣来解救自己。善良的仙子会用魔法棒解救几名小朋友,这几名小朋友就开始寻找魔法扣。就这样有的小朋友先被解救了,有的小朋友仍然保持一个姿势耐心等待伙伴的解救。

游戏结束后,我们采访了几名最后被解救的小朋友的心情。有的小朋友说:“等待朋友来解救自己的时候,有点着急,因为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被解救了。”还有的小朋友说:“自己在等待的过程中很高兴,因为我知道朋友一定会来救我。”老师由衷地表扬了一直在坚持等待朋友解救的小朋友,肯定了他们的耐心等待。

经验拓展: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等待

有的小朋友说:“我和妈妈去游乐园玩,有个游戏项目每次只能进lO个人,我排了很久的队,结果我是第11个,我就一直等他们玩完以后才能玩。虽然有点着急,但是我可以先去玩别的,再回来。”

有的小朋友说:“我第一次去北京玩,在高铁站等了很久才上车,我又高兴又有点着急。”

还有的小朋友说:“去超市买东西,要排队交钱,有时候要等很久呢。”

孩子们说了很多在生活中需要我们等待的场景,而且还知道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耐心等待。从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真正体验到等待的心情和等待的意义。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再遇到等待的场景,孩子们也会把自己等待的心情说出来,并愿意耐心去等待,而不是急躁或发脾气。

核心提示

孩子做不到耐心等待,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等待的心情,不理解等待的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要等待。只有我们做到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行为,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因此,当幼儿在等待的时候感到很难受、着急,表现出没有耐心时,我们可以试试以下3条原则。

1.接纳和理解幼儿等待时的感受,并让幼儿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从而愿意表达出自己等待时的心情。

2.引导幼儿发现和理解等待的意义,知道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耐心等待。

3.鼓励幼儿找到让等待变得容易的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等待。

幼儿中班观察日记随笔 篇三

说实话,作为一位母亲,我很忽略这个节日,因为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来说,我必须重视这个节日,因为,每个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里,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懂事,学会爱、学会感恩,知道妈妈的辛苦,所以我们必须让孩子记住这个节日——母亲节。

今天下午,我班在做离园活动时,我给孩子讲了关于“母亲节”的故事,和孩子一一做了沟通,结果很令人满意。

首先,我神秘的告诉孩子:“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孩子很好奇的看着我。“告诉你们吧!就是你们妈妈的生日——母亲节。”“那你们想送给妈妈什么礼物呢?”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大蛋糕!”“小朋友真棒!那你们和老师一起给妈妈唱首生日歌吧!”在我的带领下,孩子们用那稚嫩、纯真的声音很投入地唱了起来,那情景好像妈妈就在眼前,特别是杜闻浩小朋友还顺溜的用英文唱了起来。歌声结束后,李枝繁、__远、李嘉欣、李思远……等好多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到我跟前,

有的说,妈妈上班辛苦,给妈妈捶捶背;有的说,给妈妈端洗脚水;有的说,在幼儿园听话让妈妈高兴等等,活动在又唱又跳的进行中勉强结束了。

这次活动让我非常感动、也很欣慰,孩子真的懂事了。平时,老师对他们爱心方面的培养得到了验证,同时,也希望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母亲去接受孩子这份爱、这份祝福。更祝愿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幼儿中班观察日记随笔 篇四

今天的绘画课,我教小朋友画鸡的一家:有公鸡、母鸡和一群小鸡。由于公鸡、母鸡前两节课幼儿才学过,所以这节课我没有进行示范画,只是对幼儿提出要求:鸡的一家都有谁?它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会发生什么事情?画面怎样布局?颜色怎样搭配等等。许多幼儿根据自己的绘画经验和生活常识进行了回答,可谓是想像丰富,各不相同。但在回答公鸡的用色上,许多幼儿都说出“红红的脸、美丽的衣裳”,和生活中的公鸡相符。

幼儿开始绘画了,许多小朋友布局很好,颜色搭配也很协调。可是一向绘画、用色很好的徐俊杰小朋友却把公鸡的脸涂成了绿色,引导小朋友都笑了起来。我没有笑,也没有批评他,只是问他:这只公鸡的脸怎么是绿色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公鸡可不一样。徐俊杰头一歪,认真的说:“这是一只有特异功能的鸡,一遇到敌人,它的脸就发出绿光,敌人就被它的绿光打跑了,公鸡就保护了母鸡和小鸡。”

听了徐俊杰这番话,我恍然大悟:看来对幼儿绘画不能光用是否和原有相符合的标准来评价,还要根据幼儿的想像来进行评价。之后,在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我不再用单一的标准来评价,而是多问,特别是对特殊的作品,更是多听听幼儿的想法和意愿,让幼儿把自己的画将给大家听,让大家更深的理解作品,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想象力。

幼儿中班观察日记随笔 篇五

近日,有幸拜读了朱家雄教授发表于《教育导刊》第6期的文章《观察、纪录旨在解读儿童而非读懂儿童--三谈幼儿园教师应该做的事情》,非常欣赏文中关于儿童观察和评价的手段与目标之间关系的阐述与辨析,同时也引发了我这名儿童探究者对"读懂儿童"这一命题的深思。我们究竟能否读懂儿童?是否需要读懂儿童?如何才能读懂儿童?这是一个值得探析的话题,但似乎也是一个难以证实的问题。根据文中观点,朱家雄教授认为,我们("真正的专家和幼儿园教师")是"无法读懂"儿童的,最多只能是"解读"儿童,并且企图去"读懂"儿童的任何努力可能都是一件徒劳无益甚至贻害无穷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近3岁孩子的父亲,在与孩子频繁交往互动过程中的经验又告诉我,儿童似乎又是"能被读懂"的。

这里,首先必须要辨析两个看似一样但实则有差异的概念,即"能被读懂"与"能够读懂"。前者是基于儿童的客观实在性而言的,后者是基于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而言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可能与实现。所以,要表明我们"能够读懂"儿童,首先需要承认儿童"能被读懂"。关于儿童"能被读懂"这一命题,认知神经科学与儿童发展科学已提供了大量的证明,这里无需赘述。但是,关于我们是否"能够读懂"儿童这一命题,以及是否"需要读懂"儿童这一疑问,似乎就有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读懂"他者,可以说是人类甚至一些哺乳类动物的互动交往与社会适应所需的一项基本能力,似乎天然而成,但又似乎习得而生。例如,在网上流行的"两个双胞胎婴儿的对话"这一视频里,他们之间的交流与默契,似乎表明彼此"读懂"了对方,虽然整个对话都只是几甸简单的"哒哒哒哒哒"。当然,这一事例不足以说明我们是"能够读懂"儿童的,只能证明儿童是"能够读懂"的。那么,成人能读懂儿童吗?基于生活中的大量事实,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然而,根据朱家雄教授文中的观点,为什么说我们这些职业工作者("真正的专家和幼儿园教师")又是"无法读懂"儿童的呢?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值得探析的问题。难道说"能够读懂"儿童的,都不能被称为真正的专家或者幼儿园教师?这个问题的确把我给搅糊涂了。

"读懂儿童",这应该是科学保教的前提和基础。正如王振宇教授在《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王烨芳,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书的序言中所述,"对于一个称职的幼儿教师来说,他的第一个技能,也是最重要的技能是读懂幼儿,能够从幼儿的行为和行为变化中分析出他们的情感和需要。"虞永平教授在《怎么看怎么评怎么干--学前教育质量问题需要三思而笃行》(《中国教育报》1O月13日第1版)一文中,阐释了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六个方面的基本专业能力,这些专业能力是决定教育质量最关键的能力,按先后顺序分别是:第一,观察能力;第二,作品分析能力;第三,谈话能力;第四,课程设计能力;第五,活动组织能力;第六,评价能力。前三种能力指向的应该是"解读"儿童或者"读懂"儿童,它是后三种能力的应用前提和效用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解读"儿童或者"读懂"儿童的途径和方法。这些阐释似乎与朱家雄教授一文中所述的"读懂儿童不是幼儿园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有相悖之处。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殊途同归或视角差异的问题吧。这些阐释至少都表明,我们应该重视对儿童的认知与研究。

毋庸置疑,儿童是"能被读懂"的;但是,就我们是否"需要读懂"以及是否"能够读懂"儿童的问题,的确是当前业界亟需澄清的一个话题。它既涉及到我们的价值体系(如儿童观、教育观、成就观等),也涉及到我们的知识经验(如学科知识、育儿经验、职业经验等),还涉及到我们的方法技术(如观察、分析、谈话、评价等),因而是一个不能简单回答或者轻易定论的难题。

幼儿中班观察日记随笔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