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随笔吧散文随笔内容页

关于哲理散文随笔(通用5篇)

2023-06-15 14:48:01 散文随笔 访问手机版

篇一:关于哲理散文随笔

在我的记忆中,珍藏着一种味道。它静静地躺在岁月的河流中,任凭流水冲蚀,却也熠熠生光,永不褪色。我知道,那是只属于我们的味道。--题记

有没有一种味道让你此生都流连不忘?清明前后,几场大雨洗尽了这世间的一切尘埃,雨后的天空很明媚,湛蓝得像一颗透明的蓝水晶。故乡山上的油菜花已经谢了,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色就这样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而清明菜却一个接连一个得从土里探出头来,伸展伸展它毛茸茸的嫩绿身体,还挂着几颗晶莹的泪珠,仿佛是在怪雨打搅了它的好梦。每到了这个时候,大妈都会摘回一大箩清明菜做清明菜粑粑,她坐在木凳上,佝偻着背,细细挑选出清明菜中的杂质。在经过了一道道复杂的工序之后,她就像是变魔术似的做出了一个个可爱的清明菜粑粑。蒸锅冒着白色的热气,年幼的我专注地盯着它,那袅袅上升的白色气体中承载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幻想。我不哭,也不闹,就这样安静地等待着。因为我知道,这就像是必须经过了冬天漫长的等待才能迎来春天,穿越了无边的黑夜才能拥抱黎明一样。无需急切,静静地,它就会来临。

终于,我的等待有了结果。大妈把一盘热气腾腾的清明菜粑粑端上了餐桌,她用手背抹了抹额上的汗珠,脸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我和大爸也笑。大妈就首先夹了一放在我的碗里,清明菜粑粑光滑的外表泛着光泽,绿得发亮。一口咬下去,松软的皮夹着的一股清明菜特有的淡淡的清香直窜入我的鼻腔,一咬破外皮,油溢了出来,一股腊肉的咸香和已经风干的豆干的卤香在我的口腔里慢慢升腾,像跳了一支热情奔放的桑巴舞。四月初的天气里,我们三个人一口又一口地吃着清明菜粑粑,幸福便悄然来临。清明菜粑粑承载着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虽然现在我与大妈大爸分开了。但它的味道还在,属于我们之间的情谊还在,任凭岁月变迁,却也熠熠生光,永不褪色,在我的生命中温暖地闪亮。之后的岁月里,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吃上几个清明菜粑粑,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记忆的延续,它是我与大妈大爸之间约定好的路标,只要沿着它的方向,就能找到回家的路,找回那些落满尘埃的记忆。因为,我知道,这一种味道,只有我们知道。

篇二:关于哲理散文随笔

‘我们家所在的小区户户紧挨,构造雷同的建筑形成整齐的方形。小区里的居民很少来往,只在一两个阳光充足的午后,大伙才会一起坐在院落中聊天。

直到去年小区里搬来一家新住户,小区方才改了以往的宁静。

新住户的男主人叫董方圆。董方圆三十来岁,微胖,体形壮硕。据说,他这名字不是毫无来由的。“董”亦为“懂”,该方则方,该圆则圆。这便是董方圆的生活哲学。

我那时正值考试,与他本人没什么接触,只是断断续续地从大人们口中听出些端倪来。

董方圆乃外地人士,妻子早逝,留下个十来岁的男孩,再未另娶。家中并不富裕,他独自在一家工厂打工,靠双手过活。

一天晚自习后,我疲惫不堪地走夜路回家。巷中的路灯忽明忽暗,偷跑出来的猫在黑夜中穿行。董方圆骑着自行车在我前方走着,车身吮当作响。

发生在黑夜中的事件总会让人毛骨惊然。在我们前进的过程中,一个拐角处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叫喊。黑夜中,一户人家的灯亮着,窗口反复移动的黑影投下恐怖的影子,手中的刀具在灯光下发出白光。

董方圆二话没说冲进了房间,而之后的事件则是他和歹徒殊死搏斗,像无数电视里上演的见义勇为的英雄一般。而我,早就惊吓得娜不开脚步。

据大人们所说,董方圆救了那家人,却因此伤了手,一个月未能工作。

董方圆的正直是众人皆知的。

春节前夕下大雪,积雪覆盖了整个小区,紧挨的房子之间是一排水管。由于积雪,水管冻结,居民们已经好几周没水用了。董方圆清除积雪,取冰块烧了开水来淋水管,果然便有了水。然而,当天旁边的住户打扫楼顶的积雪,把水管又重新覆盖了厚厚的一层。大伙纷纷在背后指责那几个害大家又断了水的住户。董方圆却说:“这雪可真恼人,又叫人没了水,我的好好治治它们。”于是他又用大壶大壶的沸水,化开了居民之间的矛盾,温热了人们的心房。

董方圆懂得变通,这也是众所周知的。

小区从此变得格外和谐。

篇三:关于哲理散文随笔

这两天看书的时候,翻到了一句话:“水满则盈,盈则亏。”

心中很明朗,毕竟这是一眼就能懂的话,何况“满招损,谦受益”这样的道理,更是经常在生活中被人提及。

所以,这句话在我面前只是过了眼,我也没在意,直到傍晚我做家务的时候的一个细节,却让我深深感觉到古人这些教导之言,真的是从生活中总结出的哲学。

傍晚的时候,我看家里的两个盛过滤水的水瓶没什么水了,就打开过滤器,把小水瓶放在水龙头下接水。小水瓶其实是手提式的矿泉水瓶,矿泉水喝完后觉得把这么大的瓶子扔了怪可惜,刚好用来装过滤好自来水。

水瓶的开口也就两三公分,并不算大,都是下宽上窄的造型。

我把水瓶放在水龙头下接水后,自己就开始在一旁择菜。过了一会,我抬眼看了下水瓶,发现还没有接满,估模着还有三四公分的间隔,因为瓶子上窄,其实也装不了多少水了,可我想着,就让它再多接些,接满点好。于是我又低头忙手上的事,这一忙自然心思又被牵了过去,好一会儿,我突然想起来,呀,水瓶还在接水呢?

果不其然,抬眼的时候我发现水瓶早就满了不知多久了,水龙头下不停滑落的水柱因为水瓶的“不接纳”,早已是肆无忌惮在沿着水瓶的瓶外壁一路直冲到水槽里。

“啧,啧啧......”

我很是心疼的马上把水龙头关掉,心里很是懊悔,想着刚才水位在瓶口三四公分的时候我就应该盯着了,要是没空,不怎么满也没关系,直接关掉就好了,这样一来,本想着接满点,却是不知道是损失了多少的水。

因为要盖上盖子,我不得已要把瓶中的水倒掉些,毕竟是不小的瓶子又装满了水,轻轻抬起手劲不好控制,得,倒完才发现,水位也刚好是到瓶口一二公分的位置了。

“水满则盈,盈则亏!”先不说这句话暗喻了多少哲学,单单这件接水的事,就已经很直接的让我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字面上直白的含意,也让我对于“老人言”,还有古人的教导的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毕竟,这些都他们从生活中悟出的道理,记录下来,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想让后人少犯些他们曾犯过的错,少走些弯路。

篇四:关于哲理散文随笔

自嘲,大致意思就是自己开自己的玩笑。不过,要真探讨起来,这样说就不能说明其真正的内涵了。

自嘲,是一种生活哲学。

自嘲者,必定热爱生活,有生活情趣。如果不热爱生活,谁会去发现自己的可笑之处,怎么会觉得这可笑之处可笑,又怎么会将这可笑之处讲出来呢!不热爱生活的人,不会去找乐,更不会在自己身上找乐,他只会在别人身上找乐来满足自己。

自嘲的基础是自信。不自信,不可能自嘲。你让阿Q拿自己的“癞头”自嘲,那是万万不能的,不但不能,就算你提到“灯”,他也会跟你急,轻则“怒目主义”,重则“他奶奶的”。有了自信,才敢自曝家丑。小品演员潘长江,身材矮小,但不自卑,自称“袖珍男子汉”,常拿自己的身高开玩笑,一句“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成为一种自信的象征,自嘲的标志。

自嘲不是自轻自贱,更不是自取其辱。自嘲是一种谦虚,是自我曝光缺点,是自我的一种调节。所以,自嘲与那种低级趣味地互相骂娘和骂自己是孙子是全然不同的。林肯曾经拿自己的长相开玩笑:一个妇女说他长得丑,他申辩说不能怪自己。妇女反驳说,原来不怪你,但是你出门就怪你了。谁会真觉得林肯丑,我们只会觉得他可爱,平易近人。著名书法家启功写过一个自嘲式的自传,里边说: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寥寥数言,谦虚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自嘲能增加生活的乐趣。《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的张大民,整天嘻嘻哈哈,常拿自己打趣,表现出了乐观的精神,就算苦中作乐吧,也给生活带了笑声。

自嘲能解除尴尬。著名电视主持人杨澜,在一次大型活动的主持中,突然绊倒在地。杨澜不慌不忙,自嘲道:“我的滚翻动作还不过关,下面请看著名的舞狮节目。”尴尬就这样轻轻地化解了。

自嘲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战时期,丘吉尔到美国寻求援助。这天,他正泡在白宫的大浴缸里,罗斯福突然摇着轮椅进了屋。丘吉尔说:“罗斯福先生,您瞧,我这个大英帝国的首相,可是什么也没对美国总统隐瞒啊!”两人一阵大笑,一切问题都在那坦诚的笑声中解决了。

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很善于自嘲。他有位悍妻,曾当众把冷水浇到他的头上。苏却说:雷声过后,必有大雨。后来他还进一步总结道:一个男人如果娶了个又丑又恶的妻子,就会成为一个哲学家。

究竟是自嘲让苏格拉底成了哲学家,还是哲学让他学会了自嘲,不好弄清楚。但自嘲确是一种生活哲学。

篇五:关于哲理散文随笔

我敢说:马克思主义哲学适用于任何自然界的物体,包括人类、动物、甚至整个宇宙。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要知道,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的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

在那黑暗的宇宙中,有着无数的行星与恒星,有序的沿着自己的轨道走着。正因为它们的规律运动,我们才会发现那壮观的星系、星座、星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是实际?很简单,就是客观事实,客观规律。即不为人的意识为转移,但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例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理。各行星或恒星之间都存在着这种规律,所以在我们认识宇宙或改造宇宙的同时,必须遵循这种规律。否则就不可能完成研究。其实,不光是万有引力规律,茫茫宇宙之中包含了多少中规律,只是人类尚未认识罢了。就像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在宇宙的一角,有一个名叫太阳系的星系,其中有颗行星叫地球,这颗星球存在着生命。但为什么只有着颗星球存在着生命?因为有种规律告诉我们,生命是需要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水分,和安全的地理环境,缺一不可!地球上的生命绝不可能脱离这个规律,所以我们认识和研究生命就必须从这个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也有人把它进行错误的理解。物种起源后,各种生物都出现在地球上,于是出现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一些没有抵御天敌本领的物种就永远的消失。而那写有生存本领的物种便开始进化。换句话说,是他们适应自然,。所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铁律,任何物种都脱离不了这个规律。

森林古猿那时正悠闲的在树上吃着果子,但后它们发现果子越来越少,没办法,为了生存,它们来到地上寻找食物。在它们来到地上的一瞬间,解放了双手。这是一种定理,要生存就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任何事物都在发展,但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解放双手的森林古猿,我们称它为类人猿。类人猿也是一个物种。所以,它们生活需要空气,阳光,水源。这是规律!众所周知,人类的起源地都在长河边上。在漫长的适应生活中,类人猿渐渐进化成人。当人的生产力提高,生产价值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制。就有了奴隶主和奴隶。奴隶主为了保护他的财产,就会建立军队。之后,为了让其它人臣服,就制定法律。国家这种机器诞生,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一切从实际(客观规律)出发,任何事都在不断的发展。

我们所吃的粮食要种出来可不容易,农民种粮食必须遵循其生长规律,在最合适的时机上肥,浇水。否则任你有天大的权利,也种不出一粒粮食。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事实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人们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便开始研究。人们发现,粮食之所以遵循其生长规律,最重要的本质因素就是温度、水分、基因、养料。于是,有了温室,有了三熟水稻,有了杂交水稻。这也反映了了一条哲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想,任你有天大的权利,你也无法命令水稻在冰天雪地里收获吧!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你不从实际出发,你能建好吗?必须要考虑环境,资金,人力,气候,及其影响等等。纵使你有天大的权力,你也不能命令人们在北极上建铁路吧!

纵观古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总结和归纳,几乎任何事物都有哲理。比如电脑:它看似难,只要掌握了其规律,也只是一台普通的规律。学习,要善于利用自身的规律,把学习时间放在自己大脑最清醒的时候,成绩便会突飞猛进。不然,你会白天睡觉,夜晚看书,不累死你才怪!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量变得积累产生质变。所以要:积少成多!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要:用理性的眼光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讨论问题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因为任何事都有好坏两面……

哲学,可以说是人类知识的精华。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我们才会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