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随笔吧生活随笔内容页

高中教师工作随笔(精选6篇)

2023-07-10 13:14:01 生活随笔 访问手机版

第1篇:高中教师工作随笔

刘平是我们班的“小公主”,不仅仅长得干净漂亮,并且聪明懂事,深得教师们的喜爱,异常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很清楚这是教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教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刘平梳小辫,我也要,”一时间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无意中我犯了一个错误,梳头事虽小,但在孩子们心中却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几次上课宁宁在扯我的头发,我还批评他,他却无动于衷,如果这是我主动给她梳梳头发,就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灵的阴影,我们的宗旨是让鲜花和小草都受到阳光的温暖,我们做到了吗?

第2篇:高中教师工作随笔

我认为,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必要加强。现在的高中生大都是住校的寄宿生,实行月假制,也就是每月只放一次两三天的假。由于学习忙,寒暑假也比小学初中的短。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就相对较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时间短,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和性格定型期,家庭教育对他们来说犹为重要。而高中的家长都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其实教育孩子也是这个时期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正如一个家长所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教育好我的儿子,让他成材。”事实上,孩子的成材也是家长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高中阶段的家长怎样实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我想,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很多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报。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孩子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让孩子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支的习惯。前美国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洛克菲勒,每个星期给孩子的零花钱只有三十美分,相当于人民币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们每周把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好,下周领零花钱的时候交父亲检查。后来,他的儿女,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要依靠亿万富翁的父亲。新时代要求我们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入和支出的习惯,就可以将自己的财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由于金钱问题而时时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学会理财,也就是学会规划人生,会理财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一段时间过去后,要让孩子算算账,一个学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钱。

另一个方面也要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

二、宽容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严是爱,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千百年来,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的确,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少走弯路,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孩子习惯接受,不会批判的思考,个性丧失,创新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灵压抑,性格孤避,过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在今年6月末日报道的,13岁考上大学的天才曾永康的悲剧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严格,更应该宽容。严格不是苛责,苛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理,宽容不等于放纵,放任,不等于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等于可以原谅孩子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孩子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

家长要处理好要求的严格与环境的宽松,过程的严格与结果的宽容的关系。宽容是对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气,严格要求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终良好习惯。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四、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打造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新教育理念认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材,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孩子成材,成材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学校就有获得了湖南卫视举办的2004年超级男声第二名的佟楠和2005年超级女声第二的黄雅莉,他们能在数万名选手里头脱颖而出,不能不说是人才,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这都是他们自己扬长避短,学校和家长因材施教的结果。

第3篇:高中教师工作随笔

有人説,老师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人説,老师是山间最清凉的山泉,用清香的甘露汁浇灌着我们这些小树苗;有人説,老师是茂盛的叶子,用他那强有力的身躯和护着我们这些未来的花骨朵儿。

老师,我崇拜您,我也説不自己为何有这种崇拜之情,看着您在黑板上留下的一行行整齐而漂亮的字迹,我却不能掂量出这中间蕴藏着多少的奥妙和辛勤的汗水,只知道这是您对社会事业的无私的奉献。听着您在讲台上所讲的每一个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是大自然清翠的鸟叫声?是古典乐器发出来的和谐的旋律声?不,都不是,那是一种天外之音,蕴含着世间动听的音调,听起来让我们感触深刻,因为那种声音不是普通的声音,而是一种知识的信号声,一听到这种声音,就知道有许多的知识要从远方飞驰而来,走进你智慧大脑的驿站。

老师,您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而我却是红尘中迷失方向的黑鸭子,每当我迷失方向时,只要一看见你耀眼的光芒,就能让我找回回家的路途。还记得在您刚接我的时候,把我从一个充满着天真的孩子变成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小学生时,您为我们付出了多少,我们在享受着自己的成功,享受自己的快乐时,却不能忘掉老师,您是山间最清凉的山泉,您用您的博学多才让我们了解这个广阔无垠的世界,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大,您就像是我们的望远镜,让我们看得更远,看得更清,就像山泉水一样,清晰得能让你看到底层。老师,你教我们要勇于与困难做斗争,不要被困难压倒,我还记得你常説的那句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是啊,成功与困难是相对存在的,如果没有了困难,成功又何从谈起呢。老师,您是茂盛的叶子,您用您强有力的身躯和护着我们这些未来的花骨朵儿。您从不为你很委倔,你总是默默的奉献你的一身,为了你的学生,为了你的使命,您甘愿做绿叶也不愿做红花,您想用自己的能力擦亮这世间的曙光,让生生学子们的梦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老师,您用您的一生教我们懂得为何要有追求,为何要有理想,为何要超越自己。老师,您把最美的笑容留给这精彩的世界,您是我们心中最美的神话!

第4篇:高中教师工作随笔

电梯下到十二楼的时候,走上来一个富态的中年男人,右手握个手机放在耳边,情绪颇为激动,如果不是因为他脸上的褶肉,正变化堆砌成各种喜悦的形状,真会以为他是在向隔壁老王下战书。

电梯里的人统一表现出一副厌恶的表情,此君非但浑然不觉,讲到激动处,甚至还悠闲地掏出一根烟点上。

下了电梯后,他又是一个跨步便越过前面的人,率先走出了电梯,掏出腰间的钥匙轻轻一按,门口对面生态停车位上一辆深红色的卡宴应声解锁。

同伴小k鄙夷道,有钱还这么没修养,山炮。

我笑了笑,随口问道,修养和他有没有钱有关系?

小k说,当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我突然觉得这个问题颇为有趣,于是继续问道,那如果一个穷人没修养,就是应该的?

他显然觉得这个问题有点为难,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试探性的引导,假设刚刚那个人出来后开走的不是保时捷,而只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你就能原谅他刚才的所作所为?

小k想了想,说虽然同样无法原谅,但至少可以理解。

我明白他所谓的理解,穷人因为处于社会的底层,更多的需要为物质而奔波,从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所谓的精神财富,而与他们日常生活产生交集的左邻右舍,精神层次亦相对处于同一水平,廉价的劳动方式更是注定了他所处工作环境的精神匮乏。

这样看来,似乎修养与贫富真的有着莫大的关联?

首先来看看什么是修养。

个人修养就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后所达成的境界,主要包括20个字的内容,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慎廉,勤正刚直勇。

很明显,修养与教养不同,教养注重的是先天的,而修养更多的是强调后天的自我完善。

可以这么说,教养可以用来评价一个未成年人的。而成年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法律上,都已经具备了自主的行为意识,所以在衡量他的行为规范时,用修养更为恰当。

而从修养的定义可以看出,家庭环境不是决定个人修养的绝对因素,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而成年以后,即便你仍然处于贫穷的状态,但这与追求个人修养完全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它不占用你任何时间,更不消耗你任何物质与金钱。

譬如,你只是街边的一个小摊贩,那么在顾客临走时道一句您慢走,这是修养;你只是便利店的收银员,那么在不忙的时候,给人结账后顺便帮人家一起将商品放入购物袋,这是修养;甚至即便你只是一个擦鞋工,在双手接过钱后,不卑不亢地说一句祝您生活愉快,这也是修养……

而且人家在感受到你良好的个人修养后,自然就会对你产生尊敬之情,在以后亦会将你当做消费首选。

所以,良好的个人修养不但不会耗用你的精力与财力,反而可能因此而为你带来生活的愉悦,他人的尊敬,甚至隐形的物质回馈。

而且从另一角度审视,贫穷的处境与其说是对个人修养的消极影响,更不如说是对修养形成过程的一种必要的磨砺与考验。身处贫困的糟糕境况,面对劣俗的周边环境,此时就必须拥有较强的慎众能力。

这也正契合了个人修养的定义,即人在个体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后所达成的境界。

所以,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修养,先是取决于他是否拥有提升自我的主观意识,而将这种主观意识直接付诸行动的执行能力,就是最终决定他个人修养程度的关键。

来看,修养与自我意识有关,与慎众能力有关,更加与执行能力有关。但它却完全无关于学历,无关于境遇,更无关于贫富。

大学一同寝哥们,后便去了非洲某一国家工作,手下管理着一大批当地工人,他对那些人描述最多的便是思维浅陋,素质低下。

不过有一个人却是例外,虽然也是当地土著,但他的表现却和其他人截然不同,哥们一度认为他相对其他人,应该会拥有较高的学历,或较为良好的生活环境。

可在后面的刻意交流中才得知他与其他人并无二致,同样低等的教育经历,同样混乱的生存环境,同样贫穷的生活状况。尽管如此,他却拥有了一种不一样的高贵品质,就是修养。

譬如每次进办公室他会先敲门,哪怕门本来就开着;开饭的时候不会随大流地哄抢;吃饭的时候也不会大声交流嬉戏;甚至他们巡视工地的时候,哪怕翻译不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亦会微笑回应,不让他们陷入尴尬……

当然,那个人现在已成为当地工人的总负责人,薪水待遇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所以,我可以同情一个人糟糕的处境与贫苦的生活状况,因为这除了个人能力以及勤奋与否外,还与很多因素有关,但我绝对不能理解甚至谅解没有修养的行为。修养是一个人身上客观存在的一种品质,绝不会因为他人主观意志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更不会因为阶级立场的不同而出现标准的升降。

从物质的角度出发,修养从来就不是奢侈品,更不能被当成一种特定标签,而打在某些特定阶层或者人群身上。

如果能够仔细思索,修养其实真的是一种最低成本的自我完善手段,它基本无关于贫富,但是却又能获得最优质的回馈。

甚至可以这么说,越是物质匮乏的时代,个人的修养越显得至关重要。越是陷于贫困的人,越应该将其作为当下少数能够提升自我的宝贵途径。

因为,真正的修养,与贫富无关。

第5篇:高中教师工作随笔

高中新课改已经进行到了第六个年头了,在21世纪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成为当下教改的主要话题。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课堂当中,已成为目前各个教师的共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那些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的学生,其参与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参与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学习的效果也就越来越高。

然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越高,学生在课堂上会越来越沉默,大家都不回答问题,都不主动发言,造成课堂的气氛沉闷,没有生气。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要创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通过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表明,和谐民主的气氛能促进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过程实际就是是师生之间的过程。关系的融洽,气氛的宽松、和谐,对整个教学过程都有直接的影响。教师不应该再抱有居高临下的心态,而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和兴趣,并从中做出指导和帮助,与他们交朋友。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会使学生从情感上认同老师,进而把这种认同迁移到学习中来,从而爱上老师,爱上这位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打破沉默,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学生进行平等地讨论、交谈,应该允许学生在课堂当中出错,从而激励学生多发表意见,而且对于好的观点,勤问的学生提出表扬。而对与教师来说,还要勇于承认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与不妥之处,使师生能共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习。经实验证实,如果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堂气氛就会轻松、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如果学生对老师有抵触情绪,上课时师生则很难交流,教学效果则可想而知了。另外,我们应该一视同仁,如果我们教师偏爱优生、嫌弃差生,就只能使差生更差。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都要同等对待,给予平等的参与机会。燕国材先生曾经提醒教师牢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中间一个“一切”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要在课堂当中创造主动参与的情境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参与性越高,积极性越高,那么他们的主体性就能得到更高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敢于参与到教学当中,取决于教师的如何引导。“施教之巧,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改掉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旧式。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教师应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去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作用。

1.让学生主动参与制订教学目标

过去教师只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整堂课程,而要使学生真正的自主把握学习方向,学生必须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只有理解了教学目标,才能够集中自己的有效的时间和精力,针对自己有问题的知识,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学习,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就行了,更要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动性,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我要从课堂中学会什么”。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设计,更能使学生认真读书,明确重点难点,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读书方法。如在教学Unit5Music时,在引入课题后,老师问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想解决哪些问题?这时候学生就会争着说:WhoistheMonkees?Whyweretheyfamous?Howtousethisphrase-attach…to?这样,学生就自行制订出课文学习目标,就更有兴趣去阅读解决这些问题了。显然,解决了这些问题,对课文也就理解了,对知识点也会运用了。当然,有时学生订出的目标不一定很好,但老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后作出归纳指引,将老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有效。

二、培养学生自主的质疑释疑的能力

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既定的知识是没有疑问的,都是绝对争取的。而“质疑”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学生只有敢于提出疑问,质疑难题,这就证明学生已经投入到学习,具有创造性思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师生中就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怎么让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就是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也是教师教学成功的标志。教师每节课都应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并且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单元内容要求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养成质疑的习惯。在教授新课时,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在理解词句时,引导学生对作者的遣词质疑;在理解内容,分析课文时,引导学生对内容和的布局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读课文,动脑筋思考,再由学生来回答。在学习Thebandthatwasnt时,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对标题的意思提出疑问:为什么叫做不是乐队的乐队。学生明显地只理解了文字表面的意思,并没有体会到的内在含义。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再读一读句子所在的这段话,体会句子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时学生才明白:越来门基乐队的队员只有一个会,所以刚开始这个乐队并不是真正的乐队。当遇到比较难的问题,就通过小组讨论来解答。围绕难点问题,每个同学都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附和他人意见,共同合作研究,找出最佳答案。这样不仅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的天性没有压抑,才会产生问题意识,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敢于参与,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强烈地感到做学习的主人的必要性。通过长期的这种小组学习讨论训练,学生从敢于质疑到学会质疑解疑,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新课改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懂得参与到课堂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学生精神。有种古语说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适合自己的,能帮助学生独立迅速地获取更多自己学需要掌握的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学法,总结学法,创造学法。如在中高年段,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解词的方法,读懂一段话的方法,联想记忆语法和的方法,读书做笔记的方法等。在教学中,我会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年龄差异和基础的不同来选择记忆单词和知识的方法。例如,在讲解rise和raise的区别是,我会让他们用背诗来记忆:日月云雾烟蒸汽,物价河水温度计,起床起立和起义,皆用rise升上去。这样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点的记忆加入了趣味性,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四、让学生品尝自主学习的“甜头”

学生热爱学习,大多数是因为学习能够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如果学生能在课堂学习参与中尝到“甜头”得到成就感,自然会对这门学科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学习的最好动力,这样课堂效果才是高效的。而且一步一步的成功,学生的参与课堂的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参与行为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而这种自主学习的意识会把学生的这种能力牵引出来,从而更好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当中更多的抓住机会,让学生尝“甜头”,让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如老师可采用外在的激励,用赞许、表扬和物质的奖励来肯定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不好,平常不爱发言的学生。这样他们就会把写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传统的被迫学习。

总而言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打破课堂沉默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达到高效学习,乐趣学习。

第6篇:高中教师工作随笔

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忙,团结友爱,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忙他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一天早饭后,我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田晓晓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李小惠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张倩说:“哎呀,那么娇气呀!”小惠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样能那样呢!我们应当关心她的,教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立刻跑过去,询问了晓晓哭的原因,原先晓晓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我立刻送她到卫生室看了看,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送她回来后,孩子们立刻围了过来,纷纷问:“教师,晓晓怎样了?晓晓怎样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貌,我说:“孩子们,晓晓没事了,她喘岔气了。今日小朋友做的很好,能明白关心同伴了,很好。”并着重表扬了李小惠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

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必须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我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教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