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随笔吧范文大全内容页

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推荐6篇)

2023-09-17 21:02:01 范文大全 访问手机版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一)

一条信息

上个月,我在微博里看到这样一条视频信息:一对刚刚失去女儿的年轻夫妻推开一扇房门,迎面而来的是五个贴满照片的大画板,照片上的人是女儿器官的受捐者。夫妻俩顿时泪如泉涌,激动不已。

去世的小女孩叫丹丹,只有六岁。如今,这五位受捐人一个个身体健康,笑容灿烂,他们的生活因为丹丹和她父母的无私奉献而重新启航。一位14岁的小姑娘移植了丹丹的左肾,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了。一位四十岁出头的叔叔移植了丹丹的右肾,身体恢复得很好,又成了家庭的顶梁柱。还有一个小妹妹接受了丹丹的眼角膜移植,终于重见光明,如愿看到了自己最想看的大海。

丹丹的父母泪流满面,边看边喃喃地说:“挺好的,为他们高兴,也为自己的闺女高兴”“等于又多了好几个丹丹,只要他们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

看完视频,我的内心无法平静,我被这种无私的大爱深深震撼。丹丹生前的愿望是长大后能当一名医生,帮助别人活得健康。丹丹的父母帮助女儿完成了心愿,实现了女儿生命的延续。

我为丹丹短暂的生命深感惋惜,但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个人只要做到了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他人的记忆中,他就绽放了自己生命的所有光彩,他的生命就会无限延长。丹丹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升华,获得了永恒。她的生命、她的爱将被五位受捐者继续传播开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二)

半夜,我仍难以入睡。头盖被子的我差点进入梦乡,收信息的声音又把我吵醒。是谁?我警惕。

我悄悄地扒开被子的一角。四周阴暗冷清,一打开被子,冷风飕飕地吹进温暖的被窝,冰冷着我弱小的身体。我竖起耳朵,侧耳倾听。外面安静极了。我暗暗观察:这么晚了,会是谁发的信息?难道是诈骗信息?又难道是陈老师的回信?刚刚把文章发给陈老师,有回应了?此时我回想起不久前与陈老师聊天的往事。又或者是爸爸?不不不,不可能,爸爸可是只贪睡猪,这么好的睡眠机会,他怎么会放过。那究竟是谁?我迫不及待地想马上打开手机看看,可万一妈妈不同意怎么办?

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也要看个究竟。心意已定的我,转了个身,慢慢伸出手,往手机方向慢慢靠近,靠近。我假装身子痒,动了一下,对面躺在床上熟睡的妈妈突然把头别过来,漆黑中瞧见妈妈面无表情的脸庞,吓得我胆战心惊,一下子钻回被窝。躲在被窝中的我,偷偷瞄了妈妈一眼,还在呼呼大睡的妈妈丝毫没有察觉,我那砰砰直跳的心平静了下来。

恢复状态的我,在被窝里打着主意。“咳咳……”耳边传来一阵咳嗽声。我灵机一动;“不如我也咳嗽,趁机拿到手机。”我咳了两下,然后将手伸向妈妈那边。可我摸了半天,也一无收获。

手机如同顽皮的小孩,躲得很隐蔽。我急得汗如雨下,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心急如焚的我,显得手无足措。冷风战胜了我的毅力,我再也忍受不双手的冷冰,收回到被窝里。渐渐地,我的眼皮要合上了。眼皮外似乎总有人在说:“芝麻关门”。我实在有些疲劳了,索性闭上眼沉沉睡去。心里似乎还有一丝牵挂:“明天早上早点起床,一定要好好看看那条微信。”然后,我美美地进入了梦乡。

忘不了那一晚,一条信息折磨了我。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三)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2023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比较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四)

【命题解码】

“一条信息”要求考生写记叙文。此题目审题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名词性短语。对信息的认识可以非常宽泛,既可以是国际新闻,也可以是家庭琐事,但是需要在写作中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考生要学会以小见大,把日常平凡的小事、常见的生活场景纳入作文中,展现宏大的社会切面,要以广阔的社会为背景表现信息时代的特征,使文章与时代的脉搏相契合,体现时代精神。

考题材料部分共两句话。第一句话给信息设置了一个大的背景,并有两个关键词需要关注:当今时代、各种各样。这两个词语暗示了信息要紧扣时代,可选择各种信息,范围广泛。第二句话对信息给人带来的结果进行了分类阐释,信息对人的影响、信息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信息达到的效果…… 这些层面的阐释能够打开考生思路,让考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进而演绎关于这一条信息的故事。

第三句话中的“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对考生的思维方式加以引导。考生需要立足现实生活进行联想或想象,这样自己的生活就被纳入文章中,叙写生活之事、抒发真情实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因此,一定要立足生活做积累,选取最有表现力的故事进行演绎。在写作要求里,除了与以往相同的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还特别提出“有细节描写”,这实际上就是为写出具有表现力的故事做了潜在的引导。另外,“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也分别从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上做了提示。

【审题误区】

考生容易犯的错误还有虽写了信息,但这条信息与自己无关,这样写其实已经脱离文题所给情境了。或者虽然在编故事,但是内容前后脱节,整篇基本上都是叙述,叙述还非常生硬,更缺少细节描写。因此考生需要在平时多做读写练习,对那些经典的细节要进行反复揣摩或模仿。例如《祝福》中四婶阻止祥林嫂摆祭品的细节就非常具有张力,对人物的性格发展和主题都有极强的表现力。

(命题解读:章玮)

科技发展迅猛之今日,55 颗各有自己功用的卫星在地球上方相互制动配合织成一张天网。这不禁让我想到今日铿锵前进之中国,数亿在自己岗位上各司其职的平凡的个体,正在用他们各自的行动和极强的凝聚力编织巨缆助国家前行。

个体的力量看似微小实则强大,是助国家前行的基石与力量。在 2023 年被疫情笼罩的中国,我看到的是平凡个体迸发出的无穷力量。“80后”快递小哥汪勇每日接送医护人员,助医护人员与病人体内的病魔抢夺时间;“90后”民警赵闯从重庆老家自驾 9 个多小时,辗转上千公里返回武汉,冒着生命危险转运救治确诊患者,让百姓安心;院士李兰娟首提封城,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信仰,扛住一切压力,用知识稳定人心……在偌大的中国,每个个体的行动化为力量,便力大无穷。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并非天然就是如此坚实,而是由无数细小的泥沙不断堆积而成。每个个体肯出一份力,这个国家便有了前进的希望。

个体的力量汇聚便会形成促使国家进步的力量。这就如涓涓细流汇入滔滔江水,如夜空中细微星光连成片形成壮观星河,个体的力量不孤立,劲儿往一处使,中国便可成为一张坚不可摧的巨网。55 颗各司其职的卫星在同一轨道上同受地心的向心力的影响,相互配合,组成地球上方的通信天网;数亿个体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尽职尽责,秉持着相同的信仰,形成极大凝聚力,在中国前进的路上发挥着莫大的力量,进而织成巨缆。要知道,个体的成功孤立来看仅是狭隘意义上的成功,任何的孤芳自赏都会走向落寞。一朵玫瑰仅仅是一点点美丽,而一片花海则构成了壮美的风景。若个体力量发挥到极致却没有凝聚力,那便是一盘散沙,失去了支撑国家前进的动力。如果把千万个个体以同一个信念汇聚在一起,就可以发挥“1+1>2”的力量, 更能够使国家不惧风雨,砥砺前行。

作为“00 后”青年,我们或许现今可发挥的作用小而又小,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不言放弃,勇往直前,不断学习,汲取力量。未来的某天,我们终可“乘干霄凌云之势,为栋梁所用之材”,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当每个个体均在集体之中把自身价值发挥到极致时,其磅礴之合力便会令中国举世无双。

【名师点评】

行文重视构思。本文开篇巧引材料。从 55颗各有自己功用的卫星配合织成一张“天网”说起,顺势联系到今日铿锵进步之中国,点到由个体汇聚的力量编织成巨缆助国家前行。中间部分巧妙地比较“一朵玫瑰”与“一片花海”,以此把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凸显出来,最终落在“把千万个个体以同一个信念汇聚在一起,就可以发挥'1+1>2’的力量,更能够使国家不惧风雨,砥砺前行”的观点上。结尾部分收到自身上来,既点明了当代青年之责任,又说明“个体均在集体之中把价值发挥到极致”,就能使“中国举世无双”,再次强调个人价值对于整体的意义。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五)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2023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六)

缺乏取舍,内容庞杂。有些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对材料的取舍。以前文的材料为例,有些考生可能在行文中既会谈到“整个系统由 55颗卫星构成”,谈集体由多个个体组成,又会涉及“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要突出个人的功用和价值,还不舍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谈个体一定要共同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最后还会说“可服务全球”,聚在一起的个体才有更大的价值空间。因为觉得材料中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所以全都涉及了。这样行文虽然并不跑题,但是没有重点,论述泛泛。此外,考生还要注意写作时不要复述材料过多,否则会占据较多篇幅,导致内容单薄。

缺少论证,不会分析。可以料想,很多考生能够谈到个体的功用,谈到人与人的关系、人的价值,如举例写 ×× 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能够给集体、社会带来什么效果等等,但只是在文章中堆积大量例子,对例子进行分析和论证的语句非常少,出现字数不够例子凑的问题,导致文中缺少思想认识或者认识不深刻。还有的考生虽然侧重写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并不能对二者进行深刻的辩证分析,让人感觉该考生想要在此着力,却力有不逮。

总的来说,很多考生在素材积累上确实都下了功夫,但对素材的加工能力尚有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