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一、自查自评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我区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如期实现,区教委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自查工作,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工作部署。中教科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根据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文件和区教委会议精神,依据《20xx年丰台教委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专门召开科务会研究落实,组织科室人员学习《评估办法》,严格把握评价要素和标准,按照职责分工,将科室日常工作与自查自评相结合,认真做好本科室自评自查工作。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 保证义务教育基本质量
1.严格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所有课程。
(1)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与监控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要求干部、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到教育教学上,狠抓教师基本功,规范教学行为,按照确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2)建立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审查制度。新学年开学前,对各校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及学校作息时间安排进行逐一审查,确保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3)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联合视导。在开学视导、专题视导和其他常规视导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联合视导,有效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和课堂教学的改革。
2.实施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建立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督导机制。
(1)在原有学年考试统一命题、中考研讨会、一二模分析会等教学分析和监控的基础上,实现初中年级期末考试统一网络阅卷、建立丰台区中学考试分析系统,进行数据不同层面的考试数据使用、分析等相关培训,实现数据的科学和充分的使用,为相关部门、学校、教师进行分析监控使用发挥积极的作用。
(2)通过持续开展“四级”(教研室、学科组、个人和针对性)视导听课,实时关注中学课堂教学质量,每次视导通过听课―交流―诊断―反馈等环节对教师个人、对备课组、对学校校长及教学干部三个层面进行反馈,有效地促进了中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自20xx年以来,我区中学教研室已经建立了包括学期末对全区中学进行统一质量监控测试及视导的中学教育质量监控制度。从09—10学年尝试的初三期末一模质量监控统测,到10—11学年初中全员期末质量监控统测,再到11—12学年进一步深化为全员期末质量监控统测,初中教师全员分学科分析。完善解决了第一年数据中心下发数据表格多、杂,需要干部教师二次加工等不便,教师应用数据分析前期教学质量参与度不高,教师分析过多重视成绩而忽视教学质量分析对改进教学的作用等等问题,目前我区的教学质量分析系统日趋完善,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详实细致的数据,教研室对中学明确了质量分析的要求,每次测试后组织干部、教师对学校年级、班主任、备课组和教师个人所任课班级的教学质量进行分析,进一步召开全体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参加的分析会,由各层面代表进行质量分析。我区质量监控分析工作开展到目前,绝大多数初中教师都能通过细致的教学质量分析,给予学生个性的指导,帮助其找到自身问题,
通过每次质量监控统测后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学校干部教师普遍认为通过初中期末质量监控所得到的数据非常丰富,可以充分满足学校教学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备课组、任课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不同群体对教学及学业情况的分析需求;同时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分年级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可以有效促进教师应用数据精确的指导教学,进一步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实效性。
初中期末质量监控及教学质量分析会是丰台分院中教研近两年来新增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工作,通过此项工作,显著提升了初中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中考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xx年我区中考文化课总平均分超过上一年30分以上,首次超过北京市平均,优质生源的增加使我区公办高中校录取线平均提高25分以上,各高中校生源差异进一步缩小(最高录取线和最低录取线差距从近年来的148~207分缩小到了123分),同时初中教育更加均衡,所有初中校都有考生成绩超过500分,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初中教师的信心与干劲。今后待硬件条件(主要是机房与网络的承载能力需大幅度扩充)成熟时将会扩展到初中全科开展。质量监控工作通过教师分析各种数据指明了提高教学针对性的具体思路,为全面提高丰台区初中教学质量、促进我区中学的优质均衡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初中期末质量监控及教学质量分析会是丰台分院中教研近两年来新增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工作,通过此项工作,显著提升了初中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中考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质量监控工作通过教师分析各种数据指明了提高教学针对性的具体思路,为全面提高丰台区初中教学质量、促进我区中学的优质均衡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积极开展社会大课堂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区是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建设实验区,自20xx年9月正式启动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以来,共建有市级资源单位26家、区级资源单位61家,不断拓宽交流途径,建成社会大课堂资源信息指南平台,并召开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建设现场会。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社会大课堂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并组织相关案例评选活动。
(2)20xx年9月,启动了全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并邀请市专家对学校进行了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培训。
(3)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项目,丰富学生课程。国际理解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扩大、延伸,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台区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自20xx年6月启动以来,一直作为区级重大项目在全区整体推进。在全区中小学组织了近20次项目培训及交流活动,仅在20xx年上半年就组织各校项目组负责人及教师先后走进赵登禹学校、长辛店第一小学、北京市大成学校、芳草地丽泽分校、丰台第一小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项目交流活动。20xx年5月3日-6日,北京市中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系列活动之“英国文化周”在大成学校开幕,这次活动以课程共建为主线,辅以“社区点亮生活”实践活动,开放的课程,多彩的实践活动为中英学生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活动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
我区将实施“五个计划”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一是国际理解教育分层培训计划;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国际教育理解课程实施计划;三是项目研究基地校建设计划;四是实施年度“主题展示交流周”计划;五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计划。国际理解教育将成为我区中小学的地方课程,丰富学生的课程体系。
(4)开展学生领导力项目,完善优秀学生队伍建设和培养项目。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注重发挥学生成长过程性评价的激励作用,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制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健康成长。
4.面向全体学生,不得以各种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把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以各种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等内容,作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重要监督检查项目,并将此项目列入对学校的年度绩效考核中。
(二) 完善帮扶弱势群体和薄弱学校
落实减免和资助政策,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将“两免一补”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并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减免费用的政策落实到每一个符合标准的学生。
20xx年初中免借读费7187人,免359.35万元;免书费4035人,免38.5万元,免杂费12885人,免149.6万元,发放助学补助768人,11.52万元,生活补助81人,8.52万元,高中人民助学金387人,33.22万元。
20xx年春季我区中学免收借读费共计3544500元,免收学杂费共计1472620元,免收教科书费共计390474元,对城市低保生和农村贫困生发放生活补助金共计111890元,发放高中人民助学金共计302595元。
20xx年春季我区中学免收借读费共计35920xx元,免收学杂费共计1330150元,免收教科书费共计1517089元,对城市低保生和农村贫困生发放生活补助金共计93000元,发放高中人民助学金共计307935元。
20xx年春季我区中学免收借读费共计3849000元,免收学杂费共计1230820元,免收教科书费共计2700851元,对城市低保生和农村贫困生发放生活补助金共计153860元。20xx年秋季我区发放高中人民助学金共计276595元。
(三)依法保障区域内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机会
为深入贯彻《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和《市教委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保障区域内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本地平等接收义务教育,并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
近年由于我区区域功能调整,农村改造等工程,部分学校撤并,造成了学位紧张,我区外地来京务工人口众多,为确保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每年8月底,区教委为符合借读条件但还未联系好接收学校的随迁子女集中安排登记入学工作,9月初,中小教科牵头,再次为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安排入学,各校克服困难积极接收,保证随迁子女与本地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四) 创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体制机制
1.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对口支援,促进区域内义务
教育学校特色优质发展,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1)扩大优质资源,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质校建设工作,提高学校办学水平。通过素质教育优质校、学校特色发展行动研究实验校等建设,培育总结学校发展的优势及经验,促进学校发展及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
(2) 提升学校品质,彰显学校特色。
通过初中建设工程,学校硬件与软件建设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丰台区中学学校特色发展行动研究计划”,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彰显学校特色。近两年来分院教研室指导了十二中一部、十二中二部、丰台一中、实验学校、丽泽中学、北京十中、云岗中学、槐树岭学校、看丹中学、东铁营二中等9所学校开展专题研讨活动,通过教研员的一对一指导,有力的促进了学校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中很多所学校提炼与形成本校特有的学校特色。
2.积极探索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教育联盟、学区化办学等方式,建立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和带动机制。
按照“政府主导、学校协作、资源共享、学段衔接、特色发展”的原则,推进方庄地区型、东高地单位型教育集群化发展试验区建设。积极开展区域共享课程、小初高衔接课程和集群特色课程建设。逐步实施五个项目暨实验基地建设项目、教育资源共享项目、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项目和特色发展项目,形成教育集群内良好的教育生态,探索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和区域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新模式。纵向学段衔接,横向资源共享。
20xx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修改完成了《方庄地区教育集群化发展实验区规划方案》;开发建设具有方庄地区特色的课程及以棋类为主要项目的益智类校本课程,打造教育集群课程体系;加强方庄教育集群学校学生社团,搭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平台;组成集群学科工作室,开展集群内不同学段教师的培训活动;组建方庄教育集群家长培训中心,组织方庄地区随迁子女家长培训。
3.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试验项目
20xx-20xx学年度,我区制定了“丰台区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方案”,中、小教科牵头负责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建设工程。其核心点为“探索区域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和“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确立了中小学实验校,制定了区、校两级实验方案。今后将进入实验的全面推进和深入研究阶段,一是发挥8个学区工作坊、2个发展共同体、2个联片教研组的带动作用,鼓励学校探索出经验,并适时召开研讨会,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加强不同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分享;二是探索区域内教师流动和共享制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共享;三是建立集网络、电视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为一体的远程教学体系和教学资源平台,开展网上教研、网上备课等活动。通过三年的努力,建立完善我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形成有效的途径和实施策略,有效减小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五) 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
1.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减负增效”的有关要求,科学安排学校作息时间、设置学校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1)制定并下发丰台区《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明确减负工作各项指标,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通过建立机制督促减负落实到位。将减负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体系中,通过规范办学行为,有效引导义务教育向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2)近三年来,中学教研室在我区初中持续开展增强课堂教学时效性、促进学科能力发展的课题研究。每年11月中旬,都要在多所初中校同时召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如20xx年11月在太平桥中学、实验学校、丰台八中、航天中学、赵登禹学校、云岗中学、长辛店一中等七所学校召开了主题为“深化联片教研增强教学时效性 促进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展示与交流活动,用两天的时间初中各学科集中展示了77节研讨课,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等中考科目研讨课达到了43节,参与听课学习的初中教师达到20xx余人。
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有效推动了我区初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时效性及学科能力培养的深入研究,为更多的初中教师提供了发展、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今后此项工作会作为我区“减负增效”的一项常规工作持续地开展下去。
2.通过项目推进培育和推出一批示范学校和典型经验。
(1)实施丰台区教育研究资助计划,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随着一些教育研究项目的扎实开展,教育研究资助计划项目设立的初步目标已经实现。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教育研究资助计划的有效实施,不断完善中学教育研究资助计划的申报、管理、监控、推广、应用等诸环节,依托学科工作室定期举办研究成果推广发布会,使优秀的研究成果得以广泛借鉴和应用,发挥研究的实效。
(2)加强课程管理,促进我区中小学全面落实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建立并不断完善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时期,我区将把北京市“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和“课程建设先进单位”评选,与本区的校本课程奖励扶持、区级课程建设论文、案例评选活动结合在一起,开展丰台区“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和“课程建设先进单位”评选工作。在学校总结校本课程开发、开设、管理、评价等有效办法的基础上,将调整奖励方案,推出并展示一批典型的优秀的校本课程,按照校本课程门类进行奖励扶持,优化资金的使用效率。
(3)通过素质教育优质校、学校特色发展行动研究实验校等建设,培育总结学校发展的优势及经验,促进学校发展及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
3.加强学区内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宣传介绍学区内学校的质量、特色和条件,引导家长就近入学和理性选择。
加强家长学校、教师家长协会制度的建设,深入了解家长的需求,正确引导家长理性择校;重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将家长评价纳入学校检查评价指标体系中,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
通过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对区域内素质教育优质学校、特色学校、教学质量优质校等学校进行宣传介绍,加强学校的社会认可度;通过召开办学研讨会、举办校庆、承办和参与市区活动等方式,让校长谈办学、名师谈育人、家长谈感受、学生谈成长,大力宣传以优质资源为重点的我区学校办学条件、质量和特色,通过宣传让百姓了解丰台教育,引导家长理性选择,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三、存在问题
(一)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差异客观存在,部分家长仍存在“要上名校”的观念,导致择校现象未根本解决。
(二)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从课业负担的满意度调查中反映,个别学校存在课业负担较重现象,减负工作还需要逐步推进落实。
(三)对于特殊教育儿童,社会参与层面还不够广泛,还未形成全方位的长效关爱体系。
四、 改进措施
(一)针对择校现象依然存在的问题,一要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科学划分学校服务区域,加强招生管理。通过引进区外名校办分校,增加区内优质资源,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二要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缩小学校之间的差异;三要加大对学生及家长招生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家长就学思想的引导。
(二)针对减负工作,一是要加强课堂教学的教研指导,开展高效课堂项目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二是要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作业情况检查力度,控制作业时间、数量;三是要通过视导、抽查、调研等方式加强对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对于特殊教育儿童教育,建议政府牵头建立由残联、妇联、计生委、教委、街道等部门组成的特殊教育关爱保障机制,及残疾儿童教育跟踪的指导机制;教委建立学校、教研、体卫中心、心理中心参与特殊教育关爱机制,针对残疾儿童情况及工读学生建立教育关爱成长档案及制定教育方案,对未入学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制度;同时加强特殊教育教研室的建设。
第2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本年度市政府重点工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已全部完成,就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3月中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对惠民县、阳信县进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级评估验收,核查了两个县20xx~20xx年的教育经费帐表,实地抽查了惠民县46所中小学、阳信县37所中小学。3月底,两个县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上报了申请验收的相关材料并通过审核。沾化区于5月下旬通过了省级复查。阳信县、惠民县于6月下旬接受了省级督导评估,8月中旬通过了省级复查。
11月14日~1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督导检查组,对我省今年申报验收的10个市的21个县(市、区),进行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检查。督导组共分为7个小组,其中,第三小组一行4人,对我市沾化区、阳信县、惠民县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期间,检查组分别听取了三个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脱稿工作汇报,就财政投入、校长教师交流、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进行了现场工作质询;查阅了相关的档案、资料和账册,召开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等4个方面的座谈会。分组实地抽检了9所初中,10所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个教学点共26所学校,重点核查了有关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校际间均衡状况以及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工作情况等,并开展了公众满意度网上问卷调查。督导组对我市三个县区的工作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指出:今年以来,县区对照市级、省级督导检查指出的问题,严格按照标准,大力进行整改,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11月18日上午,国家督导检查组在济南向省政府和受检市和县反馈了督导检查意见,反馈会上,我市三县区有六项工作受到了表扬:1.努力拓展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化学校;2.实施平安校车工程;3.校园天网工程;4.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三名”工程;5.体育2+1工程;6.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1.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存在大班额问题,部分学校占地面积不足,教学用房面积不足;2.运动场地建设相对薄弱,部分学校运动场地面积不足,学校运动场地材质偏低。3.教师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主要是音、体、美、外语及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4.部分学校办学条件和生活设施需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在两个月内将整改情况上报国务院督导委员会。督导检查组认为,我省本次申报的21个县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至此,我市全面完成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目标,所有县区已全部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实现了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堂红”。
20xx年,全省17个市已有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莱芜7个市所属县(市、区)全面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通过这次督导检查,滨州、泰安、东营、淄博、临沂五个市全面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进入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第二方阵。还有德州、聊城、菏泽、枣庄、济宁五市23个县区没有通过国家认定。
下一步,我们打算从三个方面抓好这项工作:
一是明确认识,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国家的验收,只是认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只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均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提出,到20xx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是,到20xx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必须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达到高位均衡发展目标。没有高位均衡发展,我市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就会在全省落伍。
二是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均衡。对国家验收组提出的问题要盯住不放,抓好整改落实,继续补齐义务教育短板,努力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党委政府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足额征收两项教育附加,并及时拨付教育使用;落实土地出让收益计提10%用于教育的政策。结合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足球进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同时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专任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三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均衡的最终目的是教育质量的均衡,只有质量的均衡,才能保证少年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满堂红”目标之后,及时把工作重心转到推进高位均衡发展上来,按照“抬高底部、缩小差距、丰富内涵、提升质量”的思路,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坚持“大气魄谋划教育发展,大投入保障教育发展,大氛围推动教育发展”,构建“政府办、部门助、学校抓、社会评”的教育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城乡同步、服务均等、力促公平、质量引领、社会满意”的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良好态势,努力做到教育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