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就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题记
每个人,一生都在为生存而努力。但当一些人真正在生活中取得成就时,却发现自己成为了只会应付生活的机器。生命很短,生活充满太多未知,在这短暂的生命中,我们不应只为了生存而生活。
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阿Q……这些鲜明的形象。他们无一不为了活下去而辛苦奔波,但他们终究变成生活中的“行尸走肉”,因为他们没有追求,他们拥有的只是一个自由的“身体”,没有一个自由的“灵魂”。这也是他们在历史车轮中如草芥般被遗弃的原因。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人精于应对生活,他们最终也成功了。想必大家都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富豪喝醉之后,睡在了马路上。路过的巡警一眼便认出了这个当地有名的富豪,但当巡警把富豪送回家后,巡警告诉他,他到家了。富豪却回答说: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子。由此也不难看出,一个人就算拥有多少财富,没有一个精神归宿,也并不幸福。故事中的富豪拥有财富,但在他心中却认为自己无家可归。
高质量的生活不是决定于你的财富而是决定于你的心态。一代文豪苏东坡,无论在仕途遭遇多少挫折,总能有“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的豁达。无论身在多么偏远、渺无人烟的地方,总能在其他事物上得到解脱。所以苏东坡能够身处各种逆境而又安之若素,就是因为他有一颗豁达、洒脱的心,不只追求生存,更追求自在的生活。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陶渊明亦是如此。陶渊明隐居山林,生活条件自然是不好的,但他却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生活是我们羡慕但无法达到的。因为,他的生活已经心灵化,已经达到心无外物之境,他的一举一动、一语一默、一念一静,都出自这一远离尘嚣、远离庸俗、远离低级趣味的“心”,这种由心灵主导的生活,是很多人追求一生却无法达到的。因为他们已经被“如何生存”这个问题搞得满头大汗,自然没有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机会。所以,如果要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就不能为了生存而生活。
熊培云先生曾经说过:“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自由”对于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但却终生无法触及到它。帕特里克曾经说过:“不自由,毋宁死。”可见,自由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但真正要做到“心灵上的自由”就要摆脱世俗的束缚,摆脱因“生存”而带来的种种苦恼。
古往今来,摆脱掉世俗而获得真正自由的人并不少,庄子就是其中之一。庄子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庄子远离尘世,隐居山林。在“避世”的同时,也获得了真正的解脱。在当时那个文化屈从权势的文化传统中,庄子是一颗孤独的树,是一颗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不去屈从权势的庄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定是难以生存的。但他却在山水中找到自我,过着让我们羡慕不已的洒脱生活。
所以说,如果我们要想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不被抛弃。要学会的不仅是“生存”,更要学会“生活”。
生命短暂,转瞬即逝。一生中,我们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但究竟是哪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我们应尽情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