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年级新学期教师教学随笔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矗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可见,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什么是读写结合中的仿写呢?写作理论告诉我们,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可分为全仿和点仿。
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如写《我爱故乡的山水》,可全面模仿《读书再读书》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结构全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又如《母鸡》一文,作者按照心情的变化(讨厌——不敢再讨厌)通过叙述几件事,写出变化的原因。于是安排学生以心情的变化为线索,写清一件事情。于是一篇篇鲜活的文章孕育而出《语文啊!语文》、《海盗船》、《猫》……只有这样,便可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了,达到了篇与篇读写迁移的目的。
点仿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局部模仿,内容较多,范文较广,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但应指出的是,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进行仿写练习。换句话说,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范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因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之“点”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哪些该仿。哪些不该仿,模仿哪些“特点”,怎样模仿等,都需要教师细细指点。例如有些课文中的片断,或是属总起分述段,或是属分述总结段,或是空间叙述请楚,或是细节描写形象……像这样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断,就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仿写时,同时告诉学生这种片断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如要训练学生用总分方式结构段的写法,其规律是:①总起句位于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②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并列的或连贯的。比方说《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第2、3自然段,描写了桂林的山是奇特的、秀丽的、险峻的;桂林的水是平静的、清澈的、碧绿的。在构段方式上采用的就是先总述后分述的写法。待学生明白写法后,趁热打铁,进行读写结合,要求学生仿照这段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以学生感兴趣的景点或实物等为题仿写一个片断。一学生以《广州的小吃》为题作了这样的仿写:
“广州被誉为‘美食之都’,最的,就算是早茶了。广州的早点品种真丰富啊!有蒸的、煮的、煎的、烧的、油炸的、干煸的;包子、小菜、主食、饮料……无所不有,让你愁没胃口品尝;广州的小点,制作真精制啊!有一笼香气扑鼻的虾肉包,_透明如白玉,鲜红的虾肉若隐若现,真像一件艺术品,令人舍不得吃;广州的早点,味道真可口啊!肠粉,油而不腻,入口柔滑,回味无穷,真是吃了还想吃。”
读了这段话,我们感觉到是一个成功的片断仿写,说它成功,就成功在小作者经历了从“读进去”到“写出来”的实践过程,更重要的是,作者把握了仿写的真正内涵,避免了因“仿”而“套”的毛病,这就是小作者仿写成功之所在。
又如学习《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方位描写后,可安排学生以《我的卧室》、《我的小天地》和《我们的教室》等为题进行仿写。要求按空间顺序描写和介绍,并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
实践证明,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三年级新学期教师教学随笔
篇二:三年级新学期教师教学随笔
我决定新学期,我一定要考上三好学生。
首先,我肯定要对体育更加用功,上学期,我就是因为体育没有“优秀”,是“良好”,所以我没有得“三好学生”。我在家里,我必须要坚持运动三个小时,要练习跳远,跳高,跑步。不能像上次那样因为跳远而少了分。我对这些运动都定了标准:跳远,我一定要跳1.6米。跳高,我一定要跳1米高。
跑步50米跑,一定要在6秒内完成。100米跑,一定要在15秒内完成。200米跑,一定要在半分钟内跑完。400米跑一定要在一分半钟搞定。1000米长跑钱定要在某种程度上分钟内完成。
我还要对语文更加认真,每学一篇课文,就要背出来。每个单元的词语都要会写。所有字词都要会组词。把所有近义词,反义词全都掌握。把作文再写得优美一点。这样语文就没有问题。
数学就是不能粗心,马马虎虎,要认真读题,也不要“小题大做”,不要把“1+1”想成了“哥德巴赫猜想”,要认真仔细做完了,还要认真检查,不浪费考试里的一分一分。要珍惜考试里的每分每秒。
英语就要把所有的单词默写出来。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发音要标准,口型要标准,语法也要标准。
我还要帮社区扫地,捡垃圾,帮社区做事。拥有一个高尚的品德。在家里要认真完成作业,要按时交作业本,不要欠作业,不一边写作业一边玩东西,这要写作业效率不高。不要打扰妈妈、爸爸睡觉,不要打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事。不要帮倒忙。要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按以上条件的话。期终的“三好学生”的宝座就属于我的了!
篇三:三年级新学期教师教学随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过一个快乐的寒假后,我又要开始投入紧张的学习中了。在新学期中,我将以饱满的精神迎接一切新的挑战。为了我能在新学期中有更好的发展,我决定制定一个新学期学习计划。
1、提前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新课材。
2、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内容,多读记要点。
3、每天听读1~3模块英语。
4、每天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当日作业。
5、空闲时间多看有意义的课外书,记1~3条好词佳句,争取每次作文练习都在95分以上。
6、课后多做深。精的练习题,扩展思维。
7、学习态度端正。
8、改掉粗心的毛病。
9、不论考试或做作业要做到卷面整洁,字体规范,不写错别字。
10、语文每次考试达到97分以上,数学98分以上。
经过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看来,我的成绩有一定的变化,学习态度还需继续提高,为此做了一份新学期计划,以此来激励自己:
1、要养成每天早上坚持早读的好习惯,每天早读时间要到15分钟
2、利用部分的自由时间多加阅读课外书籍,多收集名人名作,加强作文水平
3、每天要按时按量的完成作业,并且每天作业正确率可以提高
4、在睡觉前读一则古诗,或则复习和预习课程
5、偶尔空闲找一些课外阅读题来加强训练
我相信我不比别人差,我可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为了我的将来,我的成绩,我会坚持不懈的认真完成以上每一条任务。也请老师可以协助监督我。
篇四:三年级新学期教师教学随笔
三年级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培养三年级同学的语文能力,应着重放在段的训练上。三年级段的教学主要任务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结合有关内容,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能找到重点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知道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1、读段在段的读、说、抄、写过程中,读是基础,读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读下去,达到透砌理解。过程得当,能理解得顺,理解得深。应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初读,要突出"顺"字,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重音,乃至速度、语气,能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同学学语文的过程和同学的认知过程统一起来,让同学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经历"具体--笼统--具体"的心理历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以启发同学的思路。对于重点段落,要让同学在读熟的基础上,通过讲读,使同学掌握学习方法.三要熟读.要指导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使同学能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说段说段在读段之后进行,要求同学用自身的话表达对段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把课文语言转化为个性语言,对课文语言进行同化.刚开始说段训练时,同学会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复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师应具体指导同学一句一句地说,然后,把整段话连起来说。在指导说段时,还应把概括地说和具体地说结合起来进行.课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可以联系课文,让同学进行大胆的想象。能写就不说,能说就不读。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写段在三年级段的教学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同学建立段的概念,必需引导同学理解句子意思和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和时指导同学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同学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同学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同学的读写能力。告诉同学写段时,.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3.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用自身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3.仿段.规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本册教材后有很多写段的练习题,应尽量让同学多动笔进行写段训练,使同学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篇五:三年级新学期教师教学随笔
本学期,语文学科项目中,开展了“读读写写勤练笔,寻找读写结合点”的活动。这一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语文教学过程而言,实质上就是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两者并重,相辅相成。
一学期来,我在实施这一项目的实践中,摸索中探索,训练中总结,有了一些感悟:
1、强朗读,积淀词句
会写首先要会读,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不断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敏捷了思维,从课文中汲取营养。因为课文所选的大部分是思想性强、结构严谨、语言规范的文章,学生通过朗读,正确理解了词语,积累了典型的词句,梳理了文章的条理,掌握了文章的结构,为写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教学中,我重视每篇课文的朗读,让学生读中感悟。
2、写多练,形式多样
千篇一律,形式单一的写,会使学生会厌烦、乏味而失去写作的热情。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不失为读写结合中的一剂良方好药。
1)、框架式:理清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如《音乐之都维也纳》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的,让学生仿照这一结构写“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音乐”。大部分学生谋篇布局比较好。
2)、比较式:比较课文之间的写作异同,掌握多种写作的方法。如采用倒叙的方式写,吸引读者,引起悬念。让学生写了《这真让我》的作文,效果不错。
3)、复述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仓老师》和《将相和》等课文故事性很强,学生便于复述。
4)、仿写式:仿照某一章节的写法,印象深刻。如一课,对话展开情节,很有特色,于是让学生写一段对话,要表现出四种说话的形式,学生写得蛮有滋味。
5)想象式:好多课文会给人遐想的空间,以达到回味无穷的境地。如《苏武牧养》中有一情节“苏武手我、握旌节,与羊做伴,深情地注视着南归的大雁——”苏武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一过程写具体。学生的想象还真丰富,写作中突出了苏武的“思乡、爱国”的情怀。
6)写句式:写作,不必拘泥于长篇大论,有时几句精练的语句,同样能能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拥抱大树》这篇保护环境的文章让学生深受教育,于是,学生设计的一条条精美的广告语,折射出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读写结合的形式还很多,它们往往又是相互交错使用的。只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有计划地选好结合的“点”那么,学生练笔的机会就多了,写作的基本功也就扎实了,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是相得益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