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随笔吧教学随笔内容页

一年级《有趣的搭拼》教学随笔(分享5篇)

2023-08-25 00:18:01 教学随笔 访问手机版

一年级《有趣的搭拼》教学随笔 (篇1)

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第二课时《有趣的拼搭》,主要教学第35页后半部分和第36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八的第4、5、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拼、搭活动中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所拼图形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年级《有趣的搭拼》教学随笔 (篇2)

《有趣的搭配》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__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和排列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有趣的搭配》教学反思。

1、教学情境化。

为了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快乐感,我采用了情境化教学。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人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悄然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美羊羊走进课堂,并始终围绕一个主题情境展开课堂教学,寓教于乐,学生学起来自然就兴趣盎然了。

2、数学生活化。

从课堂导入的攀比穿衣到早餐搭配、-密码、选择路线、照相等这些生活素材串联起来,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让学生从衣、食、行、玩这些常态生活中寻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教学反思《《有趣的搭配》教学反思》。

3、学习主体化。

在本节课中,每个环节都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索搭配规律的这一环节中,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同桌互助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过程,使抽象认知自然过渡到实物认知,最后在总结升华。在揭示计算方法时又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还记得在教学“3件上装,4件下装有多少种搭__法”时,我先让学生根据“2件上装和3件下装有6种搭__法,2件上装和4件下装有8种搭__法”来让学生大胆猜测“3件上装和4件下装”会有几种搭__法?然后再通过连线的方法去验__,从而总结出计算的方法,学生认知规律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为学生的会学打下了基础。此外,我还对学生进行了逆向思维训练“12种搭__法会有几件衬衫几条领带”。另外我引导学生用不同符号表示上装和下装时,充分地保护了学生个__认知,尊重学生又不乏指导,整堂课都在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有顺序这一思想进行搭配,这样,实际上深化了学生对有序搭配的理解和应用,重点自然突出,在反复强调中突破了难点。只要学生提出的方法是按一定顺序的,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一年级《有趣的搭拼》教学随笔 (篇3)

《有趣的拼搭》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内容。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了解几何形状特点后,通过有趣的拼搭(包括观察、__作、讨论)活动,来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__,同时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重点是认识四种物体的特征,体会平面与曲面的区别。

通过教学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活动过程,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通过合作方式学习,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并能作出判断的简单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__作、猜想、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景,即为新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规律,诱发了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探究的欲望。

一年级《有趣的搭拼》教学随笔 (篇4)

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第二课时《有趣的拼搭》,主要教学第35页后半部分和第36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八的第4、5、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拼、搭活动中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所拼图形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一定的要求拼一拼,搭一搭。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有趣的拼搭”这部分内容时,主要先通过拼摆若干个小正方体、小长方体和圆柱体的__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巩固对立体

图形特征的认识。再通过“看谁搭得又稳又高”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尝试指导法、效果回授教学法。学生采用:合作交流、实验探究法。

一年级《有趣的搭拼》教学随笔 (篇5)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几何形体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生的合作和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学生通过“滚一滚”、“堆一堆”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突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不同形体的一些本质属性;“摸一摸”是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应战精神,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搭一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想像力,又可以体会不同形体特征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联系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教材最后安排了“数一数”活动。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把课堂完完全全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同时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主要特色在:不代替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的内容,组织小组合作;不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提供创新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不代替学生表述,教师重视语言训练,让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表述出来,尽量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使学生的思维更完整、正确。